今天的節目我安排了兩個單元,首先是「兩岸法律信息」,為你介紹的消息是「台灣海基會和中國公證協會達成協議,要建立全面性的緊急聯繫和協處機制」以及「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」在福州舉行。
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七月十四號發布新聞稿表示,在和來訪的「中國公證協會公證業務參訪團」交換意見之後,針對1993年辜汪會談簽署的「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」執行情形,雙方達成建立全面性的緊急聯繫和協處機制等多項共識。
海基會表示,「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」從一九九三年到今年6月底為止,海基會總共接獲大陸方面寄送的公證書副本超過126萬件;受理民眾驗證申請案超過101萬件;同時海基會寄往大陸的台灣公證書副本也超過84萬件。
海基會十四號上午舉行「兩岸文書查驗證業務座談會」,與會的人士除了司法院、陸委會的代表之外,前來台灣訪問的「中國公證協會公證業務參訪團」也參加這個座談會。
座談會中雙方對於目前兩岸公證書的使用和查證情形,以及實務上衍生的相關問題,充分進行溝通和討論,獲得許多成果。雙方同意在既有基礎上,積極建立全面性的緊急聯繫和協處機制。海基會相信未來在協處機制全面建立以後,兩岸人民的權益能獲得更進一步的保障。
第二條消息是:「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」七月九號、十號在福州舉行。
兩岸兩會簽署共同打擊犯罪和司法互助協議之後,怎樣落實共同懲治犯罪,成為雙方法界人士最關切的議題之一。
這項座談會是由中國法官協會、福建省法官協會、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、台灣海峽兩岸法學交流協會等共同主辦。台灣方面,由前法務部長廖正豪率領30位法界高層人士出席。
來自海峽兩岸的140多名專家學者和司法實務界的法官、檢察官、警官、律師,對共同打擊當前兩岸經常出現的毒品、詐騙、洗錢、偽造或變造貨幣及有價證券等經濟犯罪進行了研討;對協助偵查、人員遣返、文書送達、調查取證,以及管轄確定、罪犯移管、罪贓移交、裁判認可等司法互助方面問題提出了建議。
第二個單元是「關注中國大陸的司法人權」,訪問的是廣東「經國律師事務所」的律師劉士輝先生。
廣東著名的維權人士郭飛雄先生,本名是楊茂東。他曾經在廣東太石村民罷免村官的維權活動中,為村民提供法律幫助,而被人們所認識。後來,又積極聲援被中國政府強力打壓的北京著名維權律師高智晟,而在2006年9月被捕,以「非法經營罪」的經濟罪名判他五年徒刑。郭飛雄自從被捕以後,以不屈不撓的精神,來面對中國司法當局的打壓,因此也經常遭到酷刑,也經常被剝奪家人探視的權利。
今年四月初以來,郭飛雄的家人多次要求會見,一直被監獄拒絕。五月二十號,他的哥哥楊茂全終於獲准去看他,發現他的手上有傷口。六月四號,他的家人委託劉士輝先生到梅州監獄申請會見,遭到獄方的非法阻撓。一直到七月七號,劉律師才終於見到了郭飛雄。
在今天節目的第二個單元,要請劉士輝律師來談一談,他見到郭飛雄的情況,以及了解梅州監獄一再阻撓會見郭飛雄的真正原因,來看看中國的維權人士是怎樣在監獄中過日子的。
|